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工事工評】“插圖事件”凸顯教育關注點問題

本網(wǎng)評論員 曹錦平

針對近日社會反映的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插圖問題,教育部已成立調查組進行全面徹查,將對查出的問題立行立改,對存在違紀違規(guī)問題的責任人將嚴肅追責問責,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問題教材竟然已經(jīng)使用近十年之久,然而在使用期間,為何插圖問題一直沒有引起重視?這不禁令人深思。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樣的順口溜已經(jīng)流傳了幾代人。在當下,中、高考成績依然是社會衡量學校與老師好或者差的普遍標準,考分依然是老師和家長衡量學生好或者差的常用標尺。

教材插圖問題曝光后,無論是家長、老師、學校還是有關職能部門都深感震驚——“沒想到教材也出問題” “沒怎么關注課本中的插圖” “在孩子對教材插圖提出異議時,沒引起重視,甚至訓斥孩子:別想這些沒用的,好好學習才是正事”……集體“不見”“不聞”的背后,凸顯了有關各方在教育關注點上存在的問題。

我國實行中小學素質教育已近30年。1993年2月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此后尤其是近年來,圍繞素質教育和“雙減”工作,教育界持續(xù)推進中小學教改,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考分仍是家長、老師、學校和社會所關注的焦點。

面對教材插畫事件暴露出的問題,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能夠對教材和兒童出版物嚴格規(guī)范嚴格監(jiān)管。同時,有關各方都應深思和共解“考分之結”,從根本上重視起教育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為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標簽: 素質教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