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快報:桂浩明:9月滬深兩市向下破位 北交所股票走強動力何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份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波向下調整,特別是在月中開始的向下破位行情中,滬深交易所的各個板塊幾乎無一幸免。不過,此間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卻是走出了與眾不同的行情,幾度逆勢上漲,成交量也有明顯放大,給低迷的股市大盤帶來了些許活力。而這種狀況的出現不由得令投資者思考:北交所行情強于滬深交易所,其內在動力又是什么呢?

這波北交所的上漲行情發(fā)生在9月份,正是上市公司今年的半年報披露完畢不久,人們發(fā)現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23倍左右,比滬深交易所要低。而且如果進行分類比較,即以同行業(yè)、同類型的股票市盈率進行比較,北交所則差不多要比滬深交易所低50%左右。顯然如果以此判斷,北交所的投資價值是較為明顯的。不過話也要說回來,從北交所成立以來,其上市公司的估值就一直比滬深交易所的要低,市場上對此較為一致的看法是,這與北交所的流動性還不是特別好有關。由于對投資者有一定的開戶門檻,加上又是剛剛起步,社會上對于北交所的了解也還不是太多,申購新股需要支付全額保證金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們對于北交所市場的關注。而流動性不佳勢必會影響到估值。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此輪北交所股票的上漲,有比價方面的因素,但并不是最為主要的,因為這個因素一直存在著。

也有觀點提到,最近北交所在市場建設方面有些新的舉措,已經有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向增發(fā),使得北交所的融資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揮。而其堅持“專精特新”的發(fā)展定位,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符合條件的優(yōu)勢企業(yè),北交所的擴容節(jié)奏也開始加快,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此外,北交所的指數編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以相關指數為跟蹤標的的ETF也在醞釀中,偏股型公募基金也在加快投資北交所的步伐。而所有這些,對北交所的發(fā)展構成了利好,特別是相關因素的不斷積累,對于推動北交所上市公司實現價值回歸打下了基礎。在本輪行情啟動前的一段時間,北交所的日均成交金額不過6億元左右,而上漲行情展開后,很快就增加到了日均20億元以上。雖然從絕對數量上來說并不是很大,但這個增幅還是不小的,說明它開始得到了越來越多資金的關注。從這個角度來說,北交所股票的走強是其平穩(wěn)、有序發(fā)展的結果,而且?guī)в心撤N價值重估的特征。

當然,在這里可能還有一個屬于交易層面的因素,這就是相對滬深交易所,北交所的情況比較特殊,因而相互之間的聯動也不是很強。所以也確實不能排除在滬深市場出現較大回落且熱點全面降溫的背景下,會有部分資金進入北交所尋找機會。由于北交所目前的規(guī)模還不大,上市公司的估值也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增量資金介入,就能夠很容易地推高股價,這與以往在市場處于弱勢時,新股行情依然火爆的狀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雖然不能說北交所成了這些資金的避風港,但在滬深市場難以找到合適的炒作目標時,把北交所股票作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還是有現實的可能性。也正因為這樣,在大盤下跌之際,北交所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

還應該指出的是,北交所的這波上漲雖然有著多方面理由,但畢竟不可能與大環(huán)境完全背離,因此并不能表明能夠長期維持。其所具有的多方面優(yōu)勢,使之會在一段時期內表現強于滬深市場,形成一種走勢上的追趕趨勢,但不可能形成對大環(huán)境的超越。而且隨著其股票估值的上行,有些優(yōu)勢也會淡化,行情自然也將有所降溫。在9月下旬,北交所股票的走勢就出現了分化,整體上漲的勢頭受阻就是一個證明。因此,面對北交所市場最近的走強,人們應予以必要的關注,特別要搞清導致上漲的理由,從而作出理性的判斷,避免盲目追漲行為的出現。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標簽: 滬深兩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