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有弟弟”=“扶弟魔”?莫讓相親群體標簽化
(資料圖片)
原標題:“女方有弟弟”=“扶弟魔”?莫讓相親群體標簽化
4月21日,齊魯晚報發(fā)布一篇題為“擔心‘扶弟魔’,#男方擇偶條件要求女方?jīng)]弟弟#”的微博,其具體內(nèi)容為在千佛山相親大會現(xiàn)場,不少單身男性將“要求女方不能有弟弟”“不是扶弟魔”等寫入了擇偶條件。該新聞在一經(jīng)發(fā)布當即引起了網(wǎng)友討論,關(guān)于“#男方擇偶條件要求女方不能有弟弟”的詞條也于次日登上了微博熱搜。
相親是常見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的從未消失,反而在時代的潮流中逐漸火熱。近年來,隨著相親人群的年齡更替,新的擇偶條件也層出不窮?!皯艏⒐べY、性格、身高……”作為常見條件,但什么時候“女性是否有弟弟”也成為了新的男性擇偶條件之一。因此,當這一擇偶條件出現(xiàn)在社交平臺上后,引發(fā)了不少女性網(wǎng)友的不滿。她們表示,部分男性有吃“性別紅利”之嫌,部分網(wǎng)友甚至憤怒地認為“男性要求女性沒有弟弟,女性可以要求男性沒有母親”。
筆者認為“女性是否有弟弟”不應該成為了新的男性的擇偶條件,網(wǎng)友的憤怒也在情理之中,但在相親男性和女性角度上,與其爭論和“互撕”,關(guān)鍵在于打破偏見?;貧w問題本質(zhì),我們應該思考以下問題:其一,“女性有弟弟”是否與“扶弟魔”存在直接的因果聯(lián)系?其二,大眾對于“扶弟魔”的評判標準是怎樣的?
“扶弟魔”是什么意思呢?“扶弟魔”是一個網(wǎng)絡用語,指多子家庭中的哥哥姐姐,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詞語來源因為原生家庭從小就被家庭觀念所影響,終身傾盡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扶助他,甚至是供養(yǎng)他。概念指出“因受家庭影響”,存在一定條件限制,顯然將“女性有弟弟”與“扶弟魔”等同起來是個偽命題、壞邏輯。目前沒有任何社會調(diào)查和科學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有明確聯(lián)系,將個別現(xiàn)象上升到群體是不符合邏輯的。
此外,“扶弟魔”一詞定義的模糊化可能會導致污名化。在相親過程中常要求,雙方坦誠相待,說明自身情況并準確提出擇偶條件。單身男女性都有權(quán)提出擇偶條件,但應該保持基本的禮儀,不能歧視他人。對于“扶弟魔”一詞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同時男女雙方、每個人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樣,將該詞放入擇偶條件的文字中并不合適。一般情況下,“扶弟魔”一詞用于自嘲,在與人交往中使用則更像是對他人的嘲諷。
婚姻家庭專家、山東未來心理咨詢事務所心理咨詢師張富慧認為,男生要求女生不能有弟弟,這種觀點是畸形的。同時她也分析稱,有這種想法的男生主要擔心對方是 “扶弟魔” ,只為弟弟考慮不為自己的另一半考慮。而之所以會產(chǎn)生 “扶弟魔” ,是因為很多原生家庭會要求女生承擔很多家庭的責任。
近年來,關(guān)于女性權(quán)益保護的法律逐漸完善,女性能夠在事業(yè)上、社會上取得成就,也能夠在家庭中發(fā)揮著頂梁柱的作用,盡管步入婚姻,其原生家庭的責任依然是無法舍棄的。在這一無法改變的社會現(xiàn)實下,如果將“扶弟魔”的標準定的過低,那么這將引起更大的婚姻矛盾、社會矛盾。筆者建議,相親人群應合理、明確提出擇偶條件,不輕易給他人設標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用真誠、善良的態(tài)度追求自身幸福。(陳益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