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母校安慰失意畢業(yè)生,該如何看待“平凡”?


【資料圖】

原標題:母校安慰失意畢業(yè)生,該如何看待“平凡”?

最近,一則短視頻《我:畢業(yè)5年,存款5000,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在網(wǎng)絡走紅。視頻里的主人公彎彎和超超是211名校出身,她們以自我調侃的方式講述了畢業(yè)五年后“高開低走”的經(jīng)歷:彎彎5年內換了12份工作,考研失敗,現(xiàn)在存款只有5000多;而超超讀了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夢想是成為一名編劇,結果畢業(yè)后一路碰壁,上一份工作是一家火鍋店的服務員。

快30歲的她們,并未如愿套上標準意義上的“成功模板”。她們工作不夠穩(wěn)定,看不到前景,經(jīng)歷了糟糕的感情,手中也沒有太多存款。這基本上囊括了當下年輕人所懼怕的雷點。可視頻中的她們講起這些失敗與挫折,卻并未給人一種頹廢和喪的感覺。相反她們的不疾不徐和坦蕩豁達,以及不斷努力向前沖的姿態(tài)卻治愈了很多同齡人。

彎彎和超超的經(jīng)歷確實算不上是非常成功的,但她們未必就不是優(yōu)秀的。其實,像她們這樣的年輕人有很多,有才華有想法,有夢想能堅持,卻也受主客觀等因素影響,屢屢碰壁或是失敗。在我們一貫的認知里,是好好努力就能成功。但似乎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在努力了堅持了很久之后,倘若還是沒能成功,那該怎么應對,又該怎樣調整心態(tài)繼續(xù)前行。

在很多人更樂于述說成功的時候,她們坦然分享著失敗,也正因此,她們的態(tài)度才更加可貴。在不那么成功的語境里,依然能與自己和解,不否定自己,確實需要更大的勇氣。

2月16日,華中師范大學發(fā)文回應兩位女孩的故事,并以四個問題表達了對學子的信任和鼓勵:“她們躺平了嗎? 沒有!她們抱怨了嗎?沒有!她們放棄了嗎?沒有!她們有信心嗎?有!”

學校不以世俗標準定義學生的成功,真誠地去鼓勵支持每一位學生,也是在傳遞一種人生價值:高光時刻只是人生的點睛之筆,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而你,不用懼怕這種平凡或是失敗。

相信很多年輕人在踏入社會前,都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和無限的憧憬,這當然是積極的心態(tài)。但或許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真正走上金字塔尖的人很少,大多數(shù)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平凡的普通人。找不到專業(yè)對口的工作、考研考編不順利、收入不高等或許就是很多人一段時間內的常態(tài)。這種現(xiàn)實與夢想的反差感也往往會讓人無所適從。那不妨就與這個平凡的自己握握手吧,這恰恰說明,你的人生還有無限可能。承認自己的優(yōu)秀、但接受自己的平庸,其實正是一個無比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很多時候,成功與幸福感也并不能劃上等號。能把平凡的生活過得盡興和開心,就已經(jīng)很好了。正如視頻中的她們所說:“把人生搞砸了也沒關系,你還是可以很開心。”很多人質疑這是一種不求進取的躺平,但在多次失敗后依然不斷嘗試摸索,不斷將自我打碎重建,才是更實際的進取。因此,不妨寬容點看待年輕人的選擇和活法,廣闊的人生里,標準不是只有一個。

但同時,她們自嘲下的難題也不該被忽視。視頻里兩位女生講到的求職就業(yè)、心理健康、婚戀情感等一些實際的社會問題都該被正視。給年輕人更多的理解和關懷,就是要將這些保障年輕人的兜底機制建立得更為完善,讓他們真正感覺到:即便失敗多次,即便自己是平凡的,也依然有勇氣和底氣去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邢妍妍)

標簽: 華中師范大學 給人一種 這是一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