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訊!“在虛構(gòu)的故事當(dāng)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
先疊甲:以下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或者觀點不同的地方,歡迎指正和討論,我的觀點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希望在發(fā)表觀點前先經(jīng)過理性的思考,并以自己的觀點為準
(資料圖片)
首先說明一下自己的成分,迷糊餐廳犬組全三季我陸續(xù)刷了很多遍,其中最喜歡的角色是伊波真晝,寫這篇長評的契機是最近在重刷時看到了一些關(guān)于伊波的惡評,看到自己喜歡的角色被誤解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我寫這篇長評的目的是讓看到這篇長評的人能對伊波乃至這部動畫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尤其是部分路人觀眾,由于發(fā)表番劇評分不需要門檻,所以如果僅看部分評價就下定論的話很容易就被帶了節(jié)奏,討厭一部作品的觀眾又有更大的概率會發(fā)表評論,以此來宣泄不滿的情緒,因此我想再次強調(diào),不要盲目輕信其他人的言論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包括我這篇),擁有自己喜好的權(quán)利神圣不可侵犯,我并不打算說服所有人接受我的觀點,我也沒有做到這一點的能力,請保持獨立思考,以及至少看完了作品再發(fā)表評價
廢話說完了,正題開始,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為什么我認為伊波這個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一、成因
首先我們要知道,伊波男性恐懼癥的由來,是因為她父親從小一直給她灌輸“男性都是壞人”這個觀點
打個比方就是進了傳銷,那時候伊波還很小,雖然動畫沒有說明具體是幾歲,但可以大致推測不會超過小學(xué),這個時間點 兒童的心智尚未成熟,絕大部分的世界觀都依賴于父母的塑造,伊波父親也說過不只是說了一句話這么簡單,而是從生活中各方面的全面洗腦(話說這可能都不算洗腦了,那個年紀的孩子本來三觀就還沒形成,這是往人純潔的腦子里灌污水啊)。傳銷的可怕不用我多說,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不敢說自己一定能扛得住,更何況那是一個兒童被日積月累的長期灌輸恐男思想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伊波的癥狀是絲毫不令我奇怪的,甚至我認為伊波遭遇了這些后并沒有自暴自棄 在遇到小鳥游之前就一直有想要改掉恐男的目標(小鳥游也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加速了這一目標,不過我認為即使沒有小鳥游的幫助 伊波最終也能完成這一救贖),鼓起勇氣去陌生的餐廳打工,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欽佩了
二、態(tài)度
關(guān)于伊波的問題,我看到的大多數(shù)惡評都是:打人,還是打人,不管怎么洗,你就說她打沒打吧
誠然,伊波打人是事實,而打人無論從道義還是法律上來說都是不對的
但,我們上文也提到過,打人這一行為是由于父親灌輸?shù)哪行钥謶职Y造成的,在這一點上,伊波是受害者,父親是加害者
拋開前因后果去評價行為就是耍流氓
打人這個行為沒什么好說的,我們著重討論這里伊波的心理活動
伊波對恐男癥的處理方式是 盡量不去接觸男性,減少因為癥狀發(fā)作導(dǎo)致傷害他人的情況發(fā)生,遇到男性時也是先忍耐,抑制自己攻擊的欲望,而不是自暴自棄任由事態(tài)發(fā)生
在伊波攻擊了男性(小鳥游)之后,都會進行道歉以及表達出自己的愧疚(說實話制作組把打人道歉這一套流程在第一季就已經(jīng)重復(fù)了無數(shù)遍,并且每次互動和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都會有所不同,說明制作組對這種爭議內(nèi)容是下了功夫的,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伊波這個角色塑造得好的原因,從這些細節(jié)都可以看出她的成長)
三、阿虛.jpg
如果我上述觀點還是說服不了你,你還是認為打人就是原罪的話,那我只能搬出究極必殺技了,來跟我把這篇文章的標題念一遍(
說到底,迷糊餐廳是番劇,是一部虛構(gòu)的藝術(shù)作品,而且還是歡樂的戀愛喜劇,在這種作品里上綱上線本身就很自討沒趣,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永遠不要和搞笑漫畫里的角色打架”,一個道理,去糾結(jié)非紀錄片里設(shè)定,就像父母輩看見游戲里的角色打打殺殺就嚷嚷著會導(dǎo)致暴力傾向所以要禁掉電子游戲一樣,屬于典型的不假思索的定性行為
如果你真要糾結(jié),那離家出走的山田、跟蹤偷拍的相馬、酗酒的三姐和生活自理能力為0的二姐等等,如彈幕所說這部番就沒幾個正常人了,是不是也要把這些角色挨個定罪呢?
我想說到這你應(yīng)該也明白了,你不喜歡伊波的理由僅僅只是因為你不喜歡,而不是她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僅僅是因為個人的喜好不同而已
最后隨便聊聊我對這個角色的看法吧,我覺得從有一部分人討厭伊波這一點來看,反而說明了伊波這個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從第一集到最后一集的彈幕也能佐證這一點),為什么會討厭伊波而其他角色則鮮有人評價,因為伊波是眾人里最正常、最貼近現(xiàn)實的角色,除開男性恐懼癥以外,她就是這部番里最正常的普通人:對待朋友很溫柔、內(nèi)心活動很多 會顧及他人的感受而行動、在第一次約會時因為沒有經(jīng)驗而不知所措,被人夸獎了就干勁滿滿等,所以很多人評價伊波時會更代入現(xiàn)實,以更苛刻的眼光進行評價;而其他角色,比如一個前不良的廢柴吃貨餐廳店長,你很難想象現(xiàn)實中會有這樣一個角色的存在,所以自然不會將她的行為代入現(xiàn)實生活的標準來評判
伊波本就是作品中心理描寫最多的角色,她與小鳥游的感情線也是很自然的,從一開始的相互敵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慢慢理解,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總之還是很甜的,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拋開廚力來說,伊波就是一個普通的少女,有自己煩惱和目標,并為之付出了行動,溫柔且細心,和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不完美但也閃閃發(fā)光
不過關(guān)于伊波父親的描寫確實是一大敗筆,不說給自己親女兒灌輸這種思想動機,就說洗白那一段我確實也不太能接受:為什么一個陌生的餐廳服務(wù)生能用幾句話就能讓你拋棄貫徹了這么多年的觀念??!給女兒道歉也是一封道歉信就打發(fā)了,這么大個事甚至都不愿意當(dāng)面說清楚,這樣怎么能說服觀眾啊喂!
所以說都別再怪伊波了去給我罵哦哆桑啊kora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