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快訊:打工前沿丨期待一份來自平臺的“跑單寶典”

【打工前沿】


(資料圖片)

原標題:期待一份來自平臺的“跑單寶典”

陳俊宇

當50多歲的女騎手遇到外國用戶時,可以用英語交流,即便有卡殼的時候,也可以借助一張小冊子,完成整個配送流程。這張展開1米多長的折疊小冊子,是女兒為做騎手的母親手繪的“雙語跑單寶典”。

每一天,每一個行業(yè),都會發(fā)生冷暖事。因為這份“跑單寶典”,我們才會知道這對母女、這個家庭的故事。

來自山西省襄汾縣的張煥榮和丈夫“北漂”20多年,最早在河北做小生意,后來又到北京經營一家早餐攤,都是辛苦的活計。2016年,夫妻倆成為配送騎士,至今已經跑單7年多,一共送出了十多萬單。

長年在外打工,陪伴女兒的時間少,但一家人的感情還是非常親密。今年有一天,保送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并獲得碩博連讀資格的女兒聽媽媽提起,身邊有配送騎手在學英語,這樣即使碰到外國用戶接單,也可以自如交流,“我媽說她也想學,讓我給她教幾句簡單的英語,我就給她做了這個小冊子”。

擔心爸媽騎車離大貨車太近,女兒便畫出大貨車的盲區(qū)供爸媽參考;希望爸媽注意安全,女兒仔仔細細列出了跑單安全提示;爸媽常去的小區(qū)樓號復雜,女兒照著地圖和爸媽的筆記手繪了小區(qū)地圖……女兒對父母的愛,都在這些細微之處。

近些年,就業(yè)模式、工作模式在發(fā)生巨大變化,更加靈活的就業(yè)產生了上億名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他們備受關注,這上億人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始終奔波在路上、在城市的各個社區(qū)樓宇。

女兒為母親手繪的“跑單寶典”,且算是一份民間智慧。難能可貴的是,夫妻倆還把這份“跑單寶典”復印出來分給身邊的騎手們,讓大家跑單都能更便利。

由此我們不妨發(fā)問,科技向善的理念能不能落實落細,猶如“寶典”那樣細致入微、每一項提醒都是愛意滿滿呢?比如平臺能不能推出翻譯功能,畢竟現(xiàn)在有聾啞人在從事靈活就業(yè);能不能完善配送時間的預估,讓他們不要困在時間的系統(tǒng)里……實則,這些科技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請把“人性化”的需要融入其中。

期待有一份來自平臺的“跑單寶典”,送給這些為我們生活提供便利的人。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