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直播帶貨,人氣變現豈能不“挑食”-天天滾動
(資料圖片)
原標題:任澤平直播帶貨,人氣變現豈能不“挑食”
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最近又接連吸睛無數,在高調推出每套398元的生發(fā)水(目前已賣出400多件)之后,又開始賣醬香型白酒,1599元每瓶定價不菲,但目前可查詢的銷售數目成疑。實際上有著光鮮科班與實踐履歷的任澤平與恒大分道揚鑣之后,早已在放飛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并對網絡流量的拿捏頗有心得。隔三差五對宏觀大勢發(fā)表往往會被大眾評價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觀點的同時,還化身為情感博主、雞湯作家,提供“幸福就是找一個溫暖的人過一輩子”等“隨喜”文案。
一切服務于流量變現,但傳統(tǒng)的賣課、賣書等知識付費手段看來已經不能滿足其團隊的展業(yè)需求。
實際上,根據任澤平近些年來的履職經歷與公開可查詢的投資項目,他并不至于現金流很緊,而應該是小有所成。那么,從賣課賣書到賣酒賣生發(fā)水,可能就是趁熱度,把首席經濟學家的排面搞成網紅的生意,把人氣變現。沒有熱度,也可以制造熱度,比如前不久其拋出的“印錢刺激生育”這一令人咋舌的觀點,爭議聲四起,更被不少同業(yè)直指其“嘩眾取寵”。當然,暫不論該建議的合理性如何,任澤平自己恐怕也知道這一建議的可操作性應該為零,但仍然要發(fā)出來面對公眾,原因在于更容易吸引熱度。至于任澤平自己在自媒體置頂的某些過往戰(zhàn)績,也被人質疑為每年出十個預測,押中一個就可以寫入。
實事求是地去說,不論是首席經濟學家還是普通人,如果當前真的能夠攻克脫發(fā)這一很多人尤其是不少成年男性的終極困擾,拿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提名都不為過。但理智提醒我們,當前除了FDA認證的,有一定副作用的藥品——非那雄胺、米諾地爾,世界各國那么多醫(yī)學專家巨擘多年都未曾攻克的防脫發(fā)難題,能讓任首席憑借每天一百個俯臥撐加一瓶自研的生發(fā)水就能解決,未免過于兒戲,真要能有效,也不會是398元這個價格。
而1599元的醬香型白酒,和淘寶9.9元包郵的各種茅臺鎮(zhèn)酒到底差別在哪里,可能深究起來會令一些人難堪。只能說帶貨的感覺太棒了,任澤平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人氣變現不“挑食”,不懼被別人視為一個吃相難看的機會主義者。
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當前但凡有流量,直播帶貨雖是大家公認的最好的變現方式,但品牌要想積累口碑,生意要想“長紅”,產品自身品質與性價比仍是關鍵,知識直播、知識變現也不例外。否則這么多年來,也不至于只有少數幾個如“東方甄選”、老羅(羅永浩)等博主令大眾折服。知識直播可以帶貨,也可以順便讓真正的知識分子賺點錢。這說明他們賣的東西經過了大眾的口碑檢驗,更不是“智商稅”。
盡管任首席已經成為一名掌握了流量密碼的網紅,但毀譽參半的現實令不少人還是心存警惕。不管是生發(fā)水還是白酒,實際上吃的可能只是小虧,如果完全聽信首席時常拋出的對經濟大勢的一些宏觀看法,可能給自己帶來的損失會更大。
不可否認,當前直播帶貨行業(yè)仍處于紅利廣闊且規(guī)則混沌的階段,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對不確定性增長的巨大紅利充滿憧憬和想象,但市場還是有自己的規(guī)律,沒有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而作為經濟學家等公眾人物,更應在帶貨中謹言慎行,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貽笑大方,消費者的心智也并沒有真低到那個份上。 (魏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