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焦點!不能大幅跑贏基準 公司就正式關門!昔日股評界“李佳琦”底氣何在?
過面塵土、傷痕累累,但我們依然且必須相信時間的力量?!巴顿Y是一種放棄或犧牲了今天的消費來換取未來收益的行為。所以,對未來有沒有信心是投資的本質要求,你不能相信未來,就不能進行投資。”正如有著30年投資經驗的中國第一代機構投資者王國斌所說。
“2018年開始正式做私募,我給自己五年的時間,如果屆時沒有大幅跑贏基準,我就會主動關門,不會在這個市場上混著去收管理費,這種事情我做不出來。現(xiàn)在是第四年的時間,凈值跑贏了基準100%多,但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如果不能大幅跑贏基準,公司就正式關門?!?/p>
曾文凱,90年代曾以“張無忌”或者“無忌”的筆名活躍于證券時報等各大證券報紙的評論專欄,也曾與深大電話公司開通中國第一條168股評熱線。盡管深大電話公司分走了90%的收入,但在1996年A股行情大熱的時候,曾文凱的稅后收入一個月曾高達16萬元,可謂是當時股評界的“李佳琦”。1996年之后已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曾文凱退出了股評的江湖回歸家庭專心陪伴孩子。
(資料圖)
在把兩個孩子培養(yǎng)到了達特茅斯和哈佛大學后,曾文凱2018年開始了私募之旅,成立了盛麒資產,雖然一直沒有離開過A股市場,自稱蹲過333點的大底,摸過6124的蒼穹,但做私募還是第一遭。曾文凱就給自己立下了上述五年大幅跑贏基準的軍令狀。
曾文凱曾見證過90年代A股草莽時代的莊股坍塌,手握重金呼風喚雨一時的莊家們終究被雨打風吹去,成為了時代的葬品;也曾見證過市場情緒高漲時,風口的個股被資金炒至荒謬高度的非理性,但情緒退潮后終究一地雞毛,參與者們很難有好的結果。
32年的投資經驗帶給曾文凱最大的啟示就是:莊股和短線投機無論一時多么熱鬧,都是小概率事件,抗不過時間這位偉大裁判的長期考驗,最終會一敗涂地;投資就是一定要做大概率事件,以史為鑒、過濾信息和認清自我是保證真正知行合一的重要要素。
投資一定要做大概率事件
盡管大家都說港股難做,買錯了就萬劫不復,缺少流動性的個股讓大資金糾錯成本奇高。但盛麒資產自成立以來,港股的投資占比從來沒有低于過50%,2022年港股的投資占比曾一度超過總資金的70%。超配港股高分紅低估值的傳統(tǒng)能源股也讓盛麒資產碩果累累。
曾文凱認為,港股的核心就是便宜,同樣的上市公司,港股的股價通常都是A股的四五折,部分上市公司的分紅可以達到15%,估值卻只有幾倍,如果買錯了能享受分紅,買對了還能享受成長,這就是大概率事件。
“很多人覺得港股難做,是因為走了歪路,港股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垃圾股不斷下跌,有些個股從幾十塊港幣跌到幾塊錢,甚至幾分錢,但那些跟我有什么關系?我肯定不買。我們買入的理由并不基于博弈,港股的好股票是不斷上漲的,因為港股是機構最多的市場,好公司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機構認可,港股非常適合做價值投資。”曾文凱說。
當前A股也出現(xiàn)港股化傾向?!耙郧癆股更像是消息市,資金會跟著消息猛炒股票,只要來一輪行情,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會上漲,所有的公司都有成交量;但現(xiàn)在是A股呈現(xiàn)機構市特征,邊緣化的公司會越來越不被關注,價格越來越低,行情來了也與這些公司無關。”
曾文凱分析認為,現(xiàn)在的A股與以前的A股最大的區(qū)別是機構化,經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機構去上市公司調研,但邊緣化的公司越來越沒有成交?!皺C構經常會去上市公司調研,比如有的研究員下礦跟一個多禮拜,這在以前很難想象;機構抱團越來越集中,績優(yōu)股成交量大就很大,邊緣個股成交量小就很小,現(xiàn)在一旦買錯了股票,投資者會發(fā)現(xiàn)股票一路往下行?!?/p>
在追求大概率法則下,曾文凱還喜歡買大市值龍頭公司。他表示,盛麒資產自成立以來所買的公司都是500億市值以上的龍頭公司。市值越大代表市場越認可,公司就會越透明,投資失敗的概率就降低,市值大代表市場認可,可以幫助投資者排掉上市公司潛在的雷。
曾文凱表示,投資是大道至簡,是基金經理個人英雄主義的盛宴,是基于豐富市場經驗而形成的模糊正確判斷?!霸诔鍪仲I入的那一刻,我們追求的是大概率賺錢,但至于能賺多少錢和什么時候賺錢都是未知,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明天的股價會如何走?!?/p>
曾文凱采用長期持有和集中投資的法則,就是長期關注幾個行業(yè),再從上市公司中優(yōu)中選優(yōu),基本只投資每個行業(yè)頭兩名的上市公司。他表示,集中投資需要基金經理有極強的心理素質和勇氣,也需要基金經理長期對行業(yè)和上市公司的跟蹤和深入了解,分散投資無疑會拉低長期收益,但會對投資者形成保護。
過濾噪音、回看歷史和認清自我
曾文凱認為,自1989年接觸到投資相關書籍直到現(xiàn)在,他觀察到的散戶“七虧、兩平、一賺”的市場格局始終沒有變過,人們很少正確反思自己的投資,投資要做到知行合一需要過濾噪音、回看歷史和始終認清自我。
從根源上來說,人們總是傾向于將投資中的錯誤歸結為外在原因。經歷過“327”國債期貨事件的曾文凱說,“通常贏家不說話,拿錢走人,輸家滿地打滾耍賴,指責對方耍手段,這就是‘327’國債的真相之一。至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反思自己判斷錯誤,而是去追問中經開的身份,把自己的錯誤推給對手?!?/p>
在32年的投資中,曾文凱發(fā)現(xiàn)真正知行合一的投資者少之又少。投資者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有過濾信息的能力,尤其是過濾股價噪音的能力?!俺垂善本褪侵豢唇裉旌兔魈斓墓蓛r,甚至后天的股價都不看;而做投資是看公司的企業(yè)價值?!?/p>
如果只看股價,投資者就可能陷入貪婪和恐懼的深淵之中?!氨热?,2013年互聯(lián)網+行情下,風口股票滿天飛的時候,只看股價就非常容易被誘惑;而股價極度深寒時,如果只看股價,又會陷入恐懼之中?!痹膭P在2011年至2018年的時間段中能夠長期持有茅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過濾掉股價噪音影響,專注于盯緊上市公司的價值。
正如先鋒基金創(chuàng)始人約翰·博格曾認為的,股票市場嚴重干擾了投資業(yè)務。曾文凱認為,與其盯盤看股價,不如去讀公司年報,比如煤炭板塊就20多家上市公司,如果投資者將年報認真瀏覽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煤炭上市公司的新增產能是非常有限的。
曾文凱還表示,在做私募之前很長的時間,不知道每天的指數點位,與其去盯指數,不如去盯自己買入上市公司的邏輯是否還成立,是不是有更好的公司可以替代。
回看歷史令人有敬畏感。90年代莊股遍地,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樓塌了,曾文凱見多了風云一時的人物終被市場吞沒,曾經手握重金的投資者紛紛倒在1996年行情起來之前。
他說:“投資要抵制誘惑,2013年的互聯(lián)網+行情沒有參與,風口股的股價上漲到荒謬的地步,因為這種事情在20世紀90年代看得太多了,所以很容易抵制住誘惑。90年代,看多了身邊的大戶因為參與各種投機而倒下的。想騙我沒那么容易?!?/p>
曾文凱進一步表示,從更長遠的歷史看,索羅斯、木頭姐等人可能某年或者某幾年跑贏市場,但只有巴菲特長期屹立不倒,這是歷史給出的結論。
曾文凱表示,投資還必須認清自我,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忘了“我是誰”,容易受到市場和他人的影響,而好的投資者一定謹記“我是誰”,謹記“我的能力圈在哪里”,超越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不去做。
“無忌”大話
1. 凈值代表一切,不要去聽一個基金經理說什么,而是要去看他的凈值是否與他的言論相符,凈值走勢才體現(xiàn)一個基金經理的內心世界,體現(xiàn)了他的價值判斷。
2.做投資的32年里,總體是賺錢的,也賠了很多錢,經驗總結就是一定要做大概率賺錢的事情。
3.絕大部分煤炭股已經失去了成長性,煤炭企業(yè)的產能已經拉滿,價格被政策壓住了,但并不意味著沒有投資機會,煤炭股的強周期屬性弱化。
4.投資做得好的人,都是絕對的樂觀主義者。
5. 機構也沒什么神秘的,機構是“兩個賺,三個平,五個賠”,團隊星光燦爛不解決問題,因為基金經理是最后做決定的個人,基金經理就是個人英雄主義,在茫茫的信息大潮當中,給出的建議無數個,做決定的就是一個人。
6. 成立私募后,我賠了三次大錢,都是在醫(yī)藥上,每個人必須承認自己能力有限,醫(yī)藥超越我的能力圈,要敬而遠之。
7.投資是“七虧、二平、一賺”的規(guī)律長期都沒有改變過,但只要不貪,想賠錢都很難,然而99%的人想要賺快錢。
(本文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券商中國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