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短訊!打開校門 擁抱社會
原標題:部分高校校園開放程度與師生、公眾期待尚有距離(引題)
(資料圖片)
打開校門 擁抱社會(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劉兵
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市民李碩在進入多所大學校園時碰壁?!皩W院路大學很多,我家離學院路很近,想到大學里轉(zhuǎn)轉(zhuǎn)、跑跑步,沒想到去了好幾所大學都不讓進?!崩畲T表示,以前很輕松就能進入大學校園,現(xiàn)在需要有校內(nèi)認識的人,登記允許后方能進入。
記者調(diào)查了解到,盡管不少高校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打開校門,但其開放程度仍與公眾期待有差距,師生的社會活動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不少高校仍需掃碼登記并得到許可后方能入校,也有高校僅恢復校友入校,并不允許其他社會人員進入。
開放程度不一
鄭同學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的一所知名院校就讀,他告訴記者,目前校園進出采取審批制度。“一次一個學生可以申請兩個名額入校,填身份證號,和訪客的關系就可以了,進門的時候刷身份證進校園?!?/p>
校園開放不及預期,讓師生的教學活動和社會生活存在不便。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告訴記者,自己有工作證和車輛的校內(nèi)通行證,“但這些也不管事兒,我還是要每天掃碼才能進入自己的學校大門,學術交流和調(diào)研考察也有諸多不便?!?/p>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目前不同高校開放程度不一,有的對校外人員進出學校已無限制,有的則面向社會人員實行登記入校,也有的實行實名認證、時段限制、區(qū)域限制、提前預約等措施后面向普通公眾開放。當然,還有不少高校仍主要面向校友、師生親友開放,其他社會人員無入校途徑。而相當一部分目前尚未開放的高校,曾經(jīng)是對公眾開放的。
需要社會交流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云表示,這是因為在管理上形成的慣性,“管理人員習慣了某種模式而不傾向于改變,形成路徑依賴,即使要求有序開放,其過程與速度也與公眾的期待有距離?!痹谒磥恚k高校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因此建設成果本來就應該與社會分享?!案咝2煌谥行W,它的學術交流、調(diào)研考察、學生就業(yè)等活動,都需要與社會保持密切聯(lián)系。如果在大學校園與社會間筑起高墻,也降低了資源利用的效率?!?/p>
對此,鄭同學也表示贊同,“正值就業(yè)季,學生有實習、求職需求,在日常學習和科研過程中也需要和其他高校以及企業(yè)交流,高校需要打開校門聯(lián)系社會?!?/p>
陳忠云認為,一些大學目前實施的有限開放未盡合理,“讓校友才能進入,或者來學校公干的人員才能進入,而一般社會公眾就無法進入。”
“高校的圖書館資源、體育場地資源等,都有助于緩解周邊居民相關資源不足或配置不均的痛點?!庇袠I(yè)內(nèi)人士表示。
探索合理開放機制
但是,如果開放校園,如何管理又成了新的問題。因為大量校外人員進入,會增加維護校園安全和秩序方面的壓力。北京一所高校保衛(wèi)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校園偷盜案減少了七成以上。
在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熊超看來,當前,高校開放需要厘清風險防控的責任邊界,“引發(fā)的安全問題是由當事方本人負責,或是高校負責,還是高校所在區(qū)域負責呢?”
陳忠云認為,高校校園的開放與管理需要考慮師生利益、社會需求、設施安全、文明秩序等各方面因素。既要保持對大學安全和秩序的管理,也要鼓勵校園和社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安荒芤驗楹ε麻_放會出現(xiàn)問題,就拒絕開放,要探索合理的開放機制。”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以來,上海師范大學有序開放校園的活動區(qū)域,包括了幾乎全部公共區(qū)域,僅教學辦公樓、實驗室、學生宿舍樓等區(qū)域除外。在時間上,校外非公務人員日間時段入校并無限制?!八⑸矸葑C即可入校,程序簡便,要點個贊?!鄙虾J忻窀吆礁嬖V記者。
也有專家建議,大學校園如何逐步開放如常,應當有相關指導性意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特定時間、特定區(qū)域以及特定人員的準入限制,實現(xiàn)大學自身運轉(zhuǎn)和社會服務間的動態(tài)平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