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探尋宋元古鈞 “密碼”
王建偉,1965 年6月生,禹州市神垕鎮(zhèn)人,1997年創(chuàng)建宋元鈞瓷坊,現(xiàn)為宋元鈞瓷坊總經理、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館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傳統(tǒng)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禹州市鈞瓷文化產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
王建偉是傳承宋元鈞瓷的代表性人物。其復燒的宋鈞四珍出戟尊、鼓釘洗、單柄洗、深腹缽,元鈞四寶折沿盤、蓮花碗、雙系罐、夾板爐等一系列作品,較為全面地涵蓋了宋元時期的鈞瓷特質,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資料圖】
話語詼諧,笑聲爽朗,宋元鈞瓷坊總經理、藝術總監(jiān)王建偉,是一位風趣灑脫、頗具術氣質的大師。與他聊天,氣氛一定不會沉悶;而當他談及一個話題時,眼神發(fā)亮,腦海隨時會進出思想的火花。
從再現(xiàn)古鈞神韻到建設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從鈞瓷《十二獸首》走進圓明園到《宋元瓷制作技藝研究》出版發(fā)行,作為鈞瓷行業(yè)的“大國工匠”、宋元古鈞鑒藏領域的專家,王建偉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深化理論,為破解宋元古鈞密碼嘔心瀝血而不改初心。
| 創(chuàng)作選定“宋元風”
從小時起,王建偉就對色彩斑斕的鈞瓷非常感興趣,玩泥巴時信手捏著,就會捏出一個造型來。他的父親王懷鈞是禹縣鈞瓷二廠(原禹縣鈞美二廠)的老職工。1982年,王建偉高中畢業(yè),進入禹縣鈞美二廠工作。后來,他到湖南醴陵學習陶瓷工藝學,再進入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工作。
經過多年的潛心學習和思索,王建偉對古代鈞瓷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他癡迷于宋元鈞瓷的美麗,也堅定了自己的鈞瓷創(chuàng)作之路——再現(xiàn)古鈞風采,傳揚傳統(tǒng)技藝。
2000年,王建偉建起實驗性窯爐,開始燒制以元鈞為主攻方向的仿古瓷。他在常年的古鈞瓷研究中發(fā)現(xiàn),與典雅華貴的宋鈞相比,雄渾厚重的元鈞更接近于鈞瓷的原生態(tài),更容易走進尋常百姓家。
為了深入了解宋元鈞瓷的歷史原貌,掌握其基本技藝特征,王建偉曾到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的眾多古代窯址進行實地考察,觀察、收集了大量的鈞瓷殘片。這些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殘片,為充分研究古代鈞瓷,復制、還原宋元鈞瓷制作技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1?元鈞-折沿盤? ?圖2?鼓釘洗 |?王建偉作品?
王建偉用來收集鈞瓷標本的行頭只是一把螺絲刀、一個儲物袋。他追隨鈞瓷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印跡,凡是打聽到的鈞瓷古窯必定去探訪,凡是相中的鈞瓷標本必定不計代價收集。平原山川、草原大漠,讓他嘗盡了萬里奔波的艱苦危險,也讓他驚嘆于鈞瓷歷史影響之深遠。
在收集鈞瓷標本、查閱文獻資料的同時,他還虛心向長期制作鈞瓷的老藝人請教、習,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試制,逐漸掌握了宋元鈞瓷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和“釉色密碼”。
| 心血凝聚博物館
說到收集鈞瓷標本,就必須介紹王建偉的另一個重要身份: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館長。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的成立可謂水到渠成。該館于 2015年9月成立,是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的唯一一家非國有鈞瓷標本博物館,展示有 10萬余件宋、金、元時期的鈞瓷殘片,以及古代燒制鈞瓷的原材料。這些珍貴的鈞瓷標本,由王建偉傾 20年心力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是他畢生心血的凝結。
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的建立,為鈞瓷文化保留了大量可供研究、交流的歷史資料。自開館以來,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王建偉在自己對鈞瓷標本、資料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也將這些成果無私地展現(xiàn)給每一個前來觀展的朋友。
宋元鈞瓷標本博物館
因見多識廣,他經常被一些朋友或者單位請去“掌眼”。只要一看器物的胎質,他馬上就能準確說出產自哪個窯口,是本地窯還是鶴壁窯,是山西窯還是河北窯...同時,由于充分掌握了宋元鈞瓷燒成機理,王建偉也漸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宋元鈞瓷復燒高手。
數年前,曾有這樣一件趣事,北京一位收藏家出資 30多萬元,從內蒙古的四子王旗買回一件“元鈞”,高興之余,特邀頗有名氣的元鈞高手王建偉前來鑒賞。王建偉風塵仆仆趕到北京,過手一看,竟是自己仿燒的雙耳三足爐。
愿作靜夜開片聲
王建偉復燒出的宋元鈞瓷器物,傳揚歷史神韻,形神俱佳,曾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2年,王建偉對多年來收集的鈞瓷技術資料進行系統(tǒng)整理,在業(yè)界第一次從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fā)撰寫《宋元鈞瓷制作技藝研究》。2015年,該書在“中國民間文物最高榮譽獎系列評選”中獲研究成果獎特等獎,王建偉因此被譽為“學者型工匠”。
《宋元鈞瓷制作技藝研究》王建偉 著
在著重傳承的同時,王建偉也在開發(fā)新的藝術領域。2009 年,法國拍賣流失國外的圓明園鼠獸首,這讓王建偉瞬間找到了創(chuàng)作使命感——燒制鈞瓷《十二獸首》,通過鈞瓷再現(xiàn)民族傳統(tǒng)藝術。他多次觀摩圓明園遺存的實物標本和相關資料,體悟原作神韻。經過無數次試燒,王建偉最終選用爐鈞釉于 2012 年成功燒制出具有青銅器金屬效果的鈞瓷獸首。圓明園景區(qū)管理處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對其進行權威鑒定,最終授權王建偉獨家燒造。
十二獸首
如今,王建偉仍在古文化的精髓中尋找藝術靈感。他開發(fā)的“慶余缽”系列作品,就是以仰韶文化為根基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新型作品。該系列作品圓口翻沿,腹下束收,口部紅釉,腹內藍釉,腹外則顯露泥土胎質,讓人們從更古遠的歷史時空體味鈞瓷發(fā)展的律動。
慶余缽
“優(yōu)秀的鈞瓷作品,在它誕生之后的漫長歲月里,會經歷長久的開片,我愿意成為它靜夜里的一次輕微響聲?!薄端卧x瓷制作技藝研究》一書后記中這樣一句話,體現(xiàn)了王建偉對鈞瓷藝術的深刻感情和浪漫情懷。
在他看來,對于一個地道的神垕人來說,只有立足本土,對泥火交淬而生的鈞瓷文化始終心懷敬畏,才會永葆藝術青春。
作品賞析
虎
蓮花碗
單柄洗
出戟尊
標簽: 王建偉|探尋宋元古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