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圖書館不拆了:守護“文脈”,吸引“人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金庸圖書館不拆了:守護“文脈”,吸引“人脈”
4月22日晚,“六神磊磊”在其公眾號上發(fā)文懇求嘉興市相關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圖書館。他提及位于浙江嘉興市的金庸圖書館即將被拆除,引發(fā)大眾廣泛熱議。4月23日,東方網(wǎng)·縱相視頻記者以普通市民身份致電嘉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金庸圖書館確實在該地塊內,“我們局里也一直在呼吁和建議相關部門不要拆,目前市政府已經(jīng)確定不拆、原址保留,接下來就是研究如何運營的問題”。
浙江嘉興市的金庸圖書館,由金庸先生在1992年出資捐建。圖書館占地7畝,由同濟大學建筑土木系教授與專家合力設計,融匯了江南園林和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約2300平方米。在“六神磊磊”的推文中提及,由于金庸圖書館地處城市黃金發(fā)展地帶,且圖書館本身久未維護,恐朝不保夕。
在城市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每塊地皮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值,更何況地處江浙城市的中心。就城市本身盈利而言,在CBD黃金地段留著一個近乎無營利性的圖書館,確實劃不來。圖書館在本質上終歸是公益性、社會責任性大于營利性,若政府規(guī)劃部門完全以城市空間利用的角度出發(fā),要拆除金庸圖書館也并非無稽之談。
但必須要看到的是,金庸圖書館本身有著珍貴的精神文化價值。論金庸武俠,有誰不知,有誰能不承認他在中國文壇無可撼動的地位。金庸先生為千萬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營造出仗義江湖的武俠夢,“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哪個看金庸小說的人沒被熱血激昂的俠義精神感染。金庸從不吝對嘉興的喜愛,除了在小說中的多次提及,他一生也多次來往嘉興,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當?shù)氐木裎幕ㄔO,金庸圖書館正是如此。因而,這座圖書館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公益設施,它背后折射了金庸先生的精神和文脈,若當真拆除,也就當真不可復制了。
回歸事件本身,可以看到群眾的意識對于精神文化建設的作用。事件輿論的發(fā)酵正是源于金庸書迷“六神磊磊”懇求金庸圖書館不要拆除的推文。在網(wǎng)絡上,眾多網(wǎng)友對圖書館的拆除呈強烈反對態(tài)度,還有網(wǎng)友為相關人員出謀劃策:“可以小紅書發(fā)個貼,讓大家都來打卡,旅游業(yè)就帶動起來了,這不是不會虧損嗎?!比罕姷囊庖娛侵匾膮⒖贾笜?,但最終的決定只能由相關部門拍板。所以,一個城市的獨特性是否保存良好,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是否得以妥善保護,根本上還得看相關部門的治理觀念。希望相關人員能夠牢記精神文明對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性,好好保護好一座城市的“文脈”。
在求經(jīng)濟穩(wěn)經(jīng)濟的當下,不少城市選擇了犧牲自身文化特色一味追求網(wǎng)紅范式,希望復制其他城市的發(fā)展成果,最終卻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現(xiàn)象。然而,消費者的選擇會證明,一個地方要想吸引人氣、長久發(fā)展,還是要在很大程度上倚仗自身獨特性。嘉興是一個不缺文化的地方,眾多名人出身于此,為構筑中國文脈留下了不少濃墨重彩的痕跡,這是這座城市的獨特所在。因而,珍惜保護本地精神文化成果,應當是嘉興求發(fā)展的同時所應堅守的底線。
若嘉興能夠更加致力于打造本地珍貴的金庸文脈,相信其城市形象建設將會更加完善且具有不可取代性。從守護“文脈”出發(fā),為這座城吸引更多“人脈”。(張宗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