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快訊:淘寶天貓全新升級:先種草、再下單
作者/電商頭條
圖/天貓官博
淘寶天貓全新升級
【資料圖】
淘寶繼續(xù)鼓勵商家做內容。
近日,手淘店鋪官方發(fā)布店鋪動態(tài)升級公告,宣布將為商家提供內容的欄目化組織能力,養(yǎng)成消費者進店消費內容的習慣。
具體來看,這次升級主要圍繞店鋪內的“動態(tài)”頁面展開。以往大多商家對于動態(tài)不夠重視,僅用于展示商品上新的圖文信息(即訂閱內容)。而隨著淘寶開始加碼內容建設,店鋪動態(tài)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展示窗口。
此次升級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各種內容場景下均引導進入店鋪動態(tài)”。包括首頁信息流中的視頻流、直播間等場景展示的店鋪頭像,用戶點擊后都會直接進入店鋪動態(tài)頁面,而非以前的“首頁”。
(圖源:手淘店鋪官方)
換而言之,動態(tài)將成為店鋪曝光度最高的場景,商家想要實現(xiàn)更多的轉化,就必須在動態(tài)頁面的內容建設上花一番心思。
同時,自動上新、自動預上新、商品清單、大促清單、各類活動(派樣/會員券/粉絲券)等內容類型,以后將不會在店鋪動態(tài)中展示。商家需要重點布局筆記、講解等內容,相當于要引導消費者進店后,“先種草,再下單”。
第二個升級就是增加了動態(tài)頁面可展示的內容類型。比如短視頻、光合平臺發(fā)布內容、直播、直播講解、買家秀征集等等,以后都可以在動態(tài)頁面展示。商家還可以在后臺進行欄目創(chuàng)建并關聯(lián)內容、查看各頁面瀏覽數(shù)據(jù)等。
(圖源:手淘店鋪官方)
此次升級過后,將匯總展示商家名下所有內容,無需商家在不同內容后臺重復發(fā)布。而淘寶的用意也很明顯,是想進一步鼓勵商家進行內容建設,并養(yǎng)成消費者進店看內容/找內容的習慣。
據(jù)悉,此次升級已經(jīng)在商家后臺全量上線;4月17日起,消費者端的手淘首頁-內容流中個人頭像路徑、直播間-主頁入口路徑將逐步切換至店鋪動態(tài)。
整體來看,此次升級無疑會提高一定的轉化率,讓沒有明確消費意愿的用戶在平臺內更容易被“種草”,并且在電商閉環(huán)內完成下單。除非用戶帶著明確目的主動搜索并下單,否則只要有“逛”的想法,就會在淘寶的各個場景看到種草內容。
同時,這也將是對商家運營能力的一場考驗。往后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提供優(yōu)質內容、體現(xiàn)店鋪特色。
相比以往,淘寶這次對于內容建設的決心顯然更加堅定。
從公域到私域,淘寶全面內容化
近兩年,“內容電商貨架化,貨架電商內容化”的趨勢,讓外界注意到了淘寶對于內容化的探索。但事實上,淘寶相關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止過。
早在2010年左右,淘寶就曾推出過內容社區(qū)“淘江湖”。用戶可以發(fā)布動態(tài)、交流購物心得,商家也可以在這里做私域運營(當時還被稱為“社交化營銷”)。“內容種草”其實在這里就已經(jīng)初具雛形。
2014年開始,手機淘寶開始飛速增長,也逐漸成為了內容布局的重心。這兩年里,淘寶推出了“淘寶頭條”和“淘寶達人”。簡單來說就是引進內容創(chuàng)作者,發(fā)布一些好物推薦類文章,有些類似于現(xiàn)在小紅書的商業(yè)筆記。
后來,淘寶還進行過“必買清單”“內容導購頻道”等各種嘗試。直到2019-2020年,手淘逐步砍掉了一些沒有明顯成效的內容場景,重新啟程。標志就是淘寶在2020年底上線了內容聚合平臺“逛逛”,用圖文、短視頻等形式為用戶提供種草信息。
次年據(jù)淘寶披露,超過2.5億消費者在淘寶逛逛上“種草”,“雙11”三分之一的訂單來自于內容種草的成績。
至此,淘寶內容化的主陣地算是有了著落。2022年淘寶天貓融合以后,又提出將“從交易向消費”作為淘寶天貓下一階段的整體戰(zhàn)略,簡單來說就是大力發(fā)展內容化,做好商品類消費決策內容。
具體來看,淘寶直播和逛逛代表的內容部門更加受到重視,官方還加大了對逛逛、直播、點淘的投資力度 。
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9月,淘寶直播宣布進入2.0新內容時代,通過各項活動和計劃引進站外內容型主播。
比如前幾個月,淘寶直播開始廣泛招攬娛樂主播。根據(jù)一些MCN機構的說法,娛樂主播入淘以后,專注搞內容就行,不需要進行帶貨(可以掛商品鏈接,但是不可以帶貨)。
只要時長達標,就有獎金;每個月播夠時長,還有全勤獎;如果直播間場均時長足夠,現(xiàn)金獎勵更加豐富......表現(xiàn)好的直播間,一場甚至能拿到10-20萬的獎勵。
4月,淘寶還直播了一場懷念張國榮的演唱會,4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超過1000萬的觀看人次,同樣沒有進行帶貨。
相比于促成交易,淘寶現(xiàn)階段的重點還是在于引進更多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只有先用內容留住了用戶,培養(yǎng)起“逛”的習慣,才有機會將其轉化為“消費者”。
如今淘寶天貓對于店鋪動態(tài)的升級,意味著其內容化布局已經(jīng)觸及到了私域。原本“逛逛”用內容吸引公域的用戶,商家還可以自行考量是否需要做內容;而店鋪頭像引導路徑更改后,私域的內容建設則成為了迫在眉睫之事。
這一改變,將促使商家們主動成為“內容創(chuàng)作者”。
今年2月,張勇在談論價格補貼時曾經(jīng)提到,要“真正讓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價格給到消費者”?,F(xiàn)在看來,私域的內容建設也可以套用這一句話:“真正讓商家愿意把最優(yōu)質的內容給到消費者”。
接下來,淘寶的一個重點方向將是做好對商家內容建設的扶持。比如這次的升級,也包含了后臺管理的優(yōu)化,可以匯總展示商家名下的所有內容,無需商家在不同內容后臺下重復發(fā)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商家進行內容建設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11日舉行的阿里云峰會上,張勇表示阿里所有產品將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進行全面改造,包括淘寶、天貓、釘釘、高德等等。
不久的將來,AI或許也能成為淘寶內容化建設的一大助力。
“內容電商”之爭,還在繼續(xù)
抖音興趣電商、小紅書內容種草等模式的成功,讓行業(yè)看到了“貨找人”潛藏的商機,也帶動內容電商的戰(zhàn)火愈演愈烈。
那么,內容電商之爭,到底是在爭什么?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已經(jīng)由“貨找人”給出了——爭的就是“人”。
一是商家。商家是“貨”的來源,也是內容電商的根基。我們看到,過去一段時間里各大電商平臺都在出臺各種利好政策吸引商家。比如抖音和京東先后開發(fā)個人商家入駐,淘寶新增“99特賣”頻道,并邀請了超過4500萬家有M2C經(jīng)驗的“淘工廠”商家入駐。
無獨有偶,他們的重點都放在了“長尾商家”身上。相比頭部品牌,這些商家更加需要內容的扶持。而平臺通過內容化布局,可以搶奪到更多的流量和停留時長,并借此激活更多的購物需求,讓長尾商家們觸及新的消費群體?!柏洝焙汀叭恕?,也依靠內容產生了聯(lián)系。
二是創(chuàng)作者。內容電商的特別之處還是在于“內容”,這就需要大量的創(chuàng)作者源源不斷地產出優(yōu)質內容。對于平臺而言,創(chuàng)作者覆蓋的領域越多,就有越多的品類可以被帶動起來。一些新品牌、新商家,也能依靠內容完成冷啟動,掌握爆款能力。
也是因此,淘寶內容化建設的第一步就是直播的內容化。一邊引進并扶持中腰部主播,一邊邀請其它平臺的大主播入駐,盡可能地保證覆蓋面和效果的平衡。
三是消費者。內容電商之所以興起,根本的原因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紅利消失,行業(yè)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從“交易”轉向“消費”、通過內容化布局自我造血,最終還是為了爭奪消費者。
反過來,內容電商的發(fā)展也能讓一些長尾商家和冷門品類被更多的消費者看到,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閉環(huán)。
因此可以說,以上三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內容電商的競爭,就是商家、創(chuàng)作者和消費者的競爭。想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這三者缺一不可。
正是出于這一點,內容電商的競爭如今只能說是發(fā)展到了中場階段。下半場的競爭,依舊會是各出奇招、精彩紛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