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外媒提議更新開源許可證:擺脫 80 年代束縛,應對當下人工智能時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T之家 6 月 28 日消息,外媒 The Register 日前發(fā)布了一篇提議“更新開源許可證”的文章,認為當下開源許可證受到 1980 年代的傳統(tǒng)束縛,需要做出改變以應對迅猛發(fā)展的人工智能潮流。

The Register 表示,自由軟件和開源許可證在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主要作用對象逐步演變成 “代碼”。但今天,它必須再次轉型以應對當下的 AI 人工智能時代。

當下 AI 模型的編程數(shù)據(jù)集大多采用了自由軟件和開源代碼,因此基于版權法處理軟件代碼的自由軟件和開源許可證,并不適合用于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的語言模型。

IT之家此前報道過微軟 GitHub Copilot 被多名用戶投訴稱“換口吻改寫公共代碼來躲版權”,該訴訟最初于去年 11 月由四位匿名(“J. Doe”)原告提出,四人聲稱 Copilot 采用違反版權法和軟件許可要求的方式,利用 AI 對公共代碼進行訓練,最終在形式上將他人的代碼“據(jù)為己有”。微軟和 GitHub 試圖駁回此案,但最終法官認為該案件需要更多時間,并允許原告補充更多的證據(jù)細節(jié)。

▲ 圖源 法庭文件

The Register 原文也同時提到,Sean O"Brien(耶魯法學院網(wǎng)絡安全講師兼耶魯隱私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指出:“我相信很快會出現(xiàn)一個與專利流氓類似的子行業(yè),但這次圍繞著人工智能生成作品。這些流氓會追蹤 ‘你’ 的 ChatGPT 和 Copilot 代碼。”

德國研究員兼政治家 Felix Reda 聲稱所有人工智能生成的代碼都屬于公共領域。美國律師 Richard Santalesa(SmartEdgeLaw Group 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則觀察到存在合同和版權法問題,認為它們并不相同。

圍繞這些話題不難看出,隨著 AI 訓練數(shù)據(jù)來源與最終版權歸屬的混亂,開源許可證的確需要進行更新,并配合相關的法律和指導方針來解決當下層出不窮的問題。

廣告聲明:本文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標簽:

相關閱讀